无地种树清理养护也可为专家植树形式不局限于种
无地种树清理养护也可为 专家:植树形式不局限于"种"
又到阳春三月,是植树添绿的黄金季节,今天是植树节,许多市民都想亲手种树,感受春天。现实生活中,这份植树热情正遭遇着深圳无地植树的尴尬,市民的爱绿之心应往何处安放?
深圳特区报记者 林清容
又到阳春三月,是植树添绿的黄金季节,今天是植树节,许多市民都想亲手种树,感受春天。现实生活中,这份植树热情正遭遇着深圳无地植树的尴尬,市民的爱绿之心应往何处安放?
为解决这一全国许多城市都遇到的难题,前几年深圳出台了义务植树折算暂行办法,目前这一办法执行的效果如何?记者进行了调查发现,义务植树折算遇尴尬,尽责形式叫好不叫座。
种树地点稀缺 难挡市民植树热情
连日来,市绿化委员会办公室的陈萃一直在为开展植树活动找地忙活着。“从2010年接手全市义务植树的组织协调工作以来,每年都为找地发愁。”日前,记者见到陈萃时,她无奈地说道。从去年年底开始,陈萃已着手找今年组织植树的地方,到现在还没有完全定下来,这期间找过两三处地,但后来因为又有别的用途、规划等原因,不能用来植树。
记者了解到,由于连年持续的投入和建设,深圳目前已无成片的荒山荒地,且深圳绿化覆盖率高,尤其是在市区内,即便是新建的公园、道路等地方,由于城市规划,绿化作为基础配套设施,一般都包含在项目规划内,随着工程同步进行。
从市到各区,为了觅植树的地方都要多番想辙,“这几年也有安排在新建绿地空间上植树,在启动规划时,提前介入,协调出市民植树的地方,比如滨海休闲带、前海、南科大等。”陈萃介绍,总体而言,植树的地方越走越远,从曾经植树的儿童乐园、龙岗大运公园、坪山聚龙山公园再到今年的龙岗坪地。
与地少相矛盾的是,市民年年高涨的植树热情。“两三百人的名额半天就约满了。”谈起市民的植树愿望,陈萃十分感慨,只能根据每年找到的场地来定人数,但这些名额与广大的深圳市民相比是杯水车薪。
延伸阅读